|
|
|
2021年市人大十六屆四次會議《關于促進撫順市小農戶與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建議》(閉034號)的答復
瀏覽:9008次'時間:2021年11月25日
張淑紅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促進撫順市小農戶與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我局對您的建議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論證。您的建議指出我市存在“小農戶自身發展能力不足”“小農戶技術支撐不足”“對家庭經營生產的合理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等5個方面的問題,提出“深化改革、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充分尊重我市小農戶的主體意愿與發展需求,激發主人翁精神”“加速新型經營主體創新步伐大力培育我市家庭農場,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建立和完善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揮我市村級統籌建設能力”“不斷改善小農戶生產設施條件”等6個方面的建議。通過建議可以看出,您對我市農業農村相關情況非常熟悉,指出了我市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的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我局將積極采納您的建議,大力促進我市小農戶與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使小農戶能夠參與到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工作目標。 一、基本情況 截至2020年末,我市共有家庭承包經營農戶數18.06萬戶,家庭承包耕地流轉總面積38.13萬畝,大約4.83萬農戶流轉出家庭承包耕地,還剩13.23萬農戶從事家庭生產經營;共有家庭農場1983個、各級示范農場24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2032個、各級示范社209個,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6個。 二、存在問題 (一)小農戶缺乏自身發展能力 與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相比,小農戶自身發展能力嚴重不足,主要體現在從事農業生產小農戶的勞動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大多在初中以下,而年齡卻偏高、很多在60歲以上,他們大多不能熟練應用智能手機或電腦,獲取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和市場信息的渠道不通暢,對市場經濟的適應能力不強,不會主動發展現代農業生產經營。 (二)對小農戶的科技服務能力不高 以施肥、用藥為例,因小農戶分散生產,對其使用化肥和農藥缺乏規范的技術指導和監督管理,許多小農戶為確保產量而過度施肥、用藥,導致農殘留超標,嚴重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小農戶遇到特殊病蟲害或特殊氣候條件,往往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急需農業科技跟蹤服務。 (三)小農戶對生產經營缺乏合理規劃 許多小農戶從事農業生產不細算經濟賬,他們的生產經營規模較小,投入人力勞動的數量較多,實際產出與投入相比較低。大多數小農戶獲取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相對滯后,存在“跟風”發展問題,往往農產品產量上去了、價格卻下來了,收入不升反降,這也導致大量小農戶不敢發展產業。 (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小農戶發展的能力不強 我市家庭農場主要采取適度規模生產經營的模式,對小農戶發展的帶動能力不大。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對本社成員及周邊小農戶起到較好的帶動作用,但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個體規模較小、規范化程度較低、生產經營能力較弱,難以發揮帶動小農戶共同發展的作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多只注重自身的經濟效益,沒有與小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沒有把小農戶納入現代農業發展范圍。 (五)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 我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還處于起步階段,服務組織數量較少,全市從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僅有784個;服務組織種類較單一,主要是農機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缺少規模較大的服務組織;服務能力亟待提高,托管服務總面積59.83萬畝次,平均每個服務組織的服務面積僅為763畝次;服務小農戶數量2.74萬戶,占從事家庭生產經營的小農戶比例僅為20.71%。 三、下步工作 (一)深化改革,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繼續完善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賦予農戶更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國家統一安排,做好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工作。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三變”(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改革;做好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按股分紅,落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集體收益分配權?缬蚨喅邪诘耐恋亟洜I權流轉合同不受法律保護。為確保土地經營權長期穩定,保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長期投入、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我局將指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簽訂合作協議,明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具備優先流轉土地的權利,約定在農戶獲得再延長30年承包合同后、優先與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續簽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 (二)充分尊重小農戶的發展意愿和發展需求 推動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在落實集體土地所有權、保障農戶土地承包權的基礎上,進一步放活土地經營權,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促進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在土地經營規模方面,我市充分尊重小農戶發展意愿和發展需求,鼓勵發展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避免因盲目推動土地和服務規;洜I而擠壓小農戶的發展空間、損害小農戶的利益。我局正在建設全市智慧農業平臺,將對接全市小農戶,他們可以在平臺上有效獲取現代農業科技、農產品市場供求等信息;可以利用平臺上的培訓資源,通過學習提高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提升自身發展能力;可以通過平臺對接金融、電商等服務,參與到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中。我市將通過智慧農業平臺加強宣傳和引導,鼓勵小農戶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規;、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依托本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綠色產業,增加生產經營收益。 (三)積極培育家庭農場,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我局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創建各級示范家庭農場,大力宣傳各級示范家庭農場的典型經驗,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小農戶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展規范化生產和品牌創建,提高機械化耕種水平,發展適度規模的生產經營,增加生產經營收益。 (四)建立健全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 我局以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為引導,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機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供銷合作社等各類主體登記備案、成立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主要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工作。通過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可以有效降低小農戶自己耕種土地的成本投入,可以解決農民老齡化和今后誰來種地的問題。我局將與市郵政公司開展合作,利用郵政公司遍布城鄉的網點和物流網絡,促進我市小農戶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市場對接。我局將與信息、金融、電商等相關部門做好對接,在我市智慧農業平臺中設立相應板塊,實施好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工作,方便小農戶獲取相關信息。 (五)發揮好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統”的功能 我局鼓勵新成立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積極爭取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項目,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領農民共同致富。我局將指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發揮好“統”的功能,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外出務工農戶與經營服務主體簽訂規范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或托管協議,將土地經營權流轉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或將土地托管給社會化服務組織,既減少土地拋荒、促進規;洜I,又避免了矛盾糾紛。 (六)不斷改善小農戶生產設施條件 我局指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積極申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將小農戶的家庭承包耕地納入項目規劃,建好基礎設施,使地塊連片、通路、排灌設施齊全,切實改善生產條件,方便規;a,降低耕作成本。我局將針對特色農業需要,制定不同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推進節水灌溉等水利設施建設。 總之,我局將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鼓勵和引導各類經濟組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建立健全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感謝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視與關心。 |
|